第六章 我很快乐

林阿鹿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下书阁 www.xiashuge.com,最快更新修仙从当国师开始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不动肉身、不用真气,心念一动,便能操弄万物,这不是仙法是什么?安辰怎么样没想到,自己离家在外多年寻觅,最后竟是从自己家中的密室里得到这梦寐以求的宝物。

    这便是瘸道人告诉自己的卦象!

    继续往下看,直至一口气将这《六识凝神法》的译本全部看完。

    安辰将译本一合,长出一口气,不禁喜上眉梢。

    这《六识凝神法》乃是一篇修行者在‘炼神’境界的修炼总诀,内涵炼丹、炼器、制符、阵法等多种法门,只是国师目前还未能将其译完,其中多有疏漏、语焉不详之处。

    从目前已经翻译过来的内容来看,大致可以了解到国师府密室中那株金色豆株由来,果然不凡。

    修行者凝聚神念,当然不只是用来移动物体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真正能发挥这神念威能的,还需要法器才行。

    只可惜,国师译力有限,剩下诸多内容中,仅将其中一种法器的炼制之法完全译透,剩下诸多法门中,多有疏漏缺失。

    此种方法便是一种灵豆的种植之法,此法需要以灵药来培育黄巾灵豆。如无灵药,也可以用人参、虫草等珍贵药物提取精粹来浇灌,但是时日会略长一些。

    培育成功之后,只要念相应的咒语,便可将这黄巾灵豆化为黄巾力士,以神念操控,搬山填海,妙用无穷。

    这样看来,这国师府密室中的金色豆株想来便是此物了。

    国师借口为陛下炼丹,实际是征集天下药材,培育这黄巾灵豆,供自己修行。

    安辰将怀中那枚金色豆荚拿了出来,细细观摩。

    不似寻常草植豆荚质软,生有细小绒毛。这黄巾灵豆豆荚质地如金铁薄片一样,表面光滑细腻,内中豆粒饱满硬实,细细感知之下,其中蕴含一股躁动的金铁意气,几乎要透出豆荚中来,使人感觉刀剑悬颈,不禁背后生寒,十分神奇。

    看其成色,恐怕再有一两个月的功夫,便能瓜熟蒂落了。

    观摩了一会儿,安辰小心将这枚豆荚用丝巾包裹起来,放到了匣子中锁好。

    他虽有心也种植这灵豆,但并无国师那等纵掠天下药材的手段。就算有,恐怕也无法做出这等孽事出来。

    竟不知有多少贫弱之家,因国师此举而用不起药石,只能等死。

    或许可以试着找找仙灵之药,便不需用凡药的精粹来培育这灵豆了。

    不过这仙灵之药只怕也是难寻,否则国师也不至于用征集天下药材的繁琐之法的炼制这灵豆。

    除了这黄巾灵豆之外,另有其他几种法器炼制之法,不过大多语焉不详,缺失之处不少,不能通读。

    宝玉上的‘万海归墟’译文与《六识凝神法》的译本有一些重合之处,但不重合处更多,正好可以互相弥补增益。

    两相对照之下,安辰就便在国师的译本上,将二者所有已译出的文字梳理出来,互相参照研究,开展翻译工作。

    万海归墟的内容安辰早已背下,《六识凝神法》上的内容又比较简单,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仅仅两三个时辰的功夫,二者能互补的部分就都翻译出来了。

    让安辰高兴的是,《六识凝神法》中还有一种法器的炼制之法国师本已经译出八九,眼下再经安辰一番补失,疏漏之处便基本都补齐了。

    此种方法乃是使用灵性材料,将其炼制成各式飞剑、避水珠、火灵玉等法器。

    所谓灵性材料,便是天地间钟灵毓秀之地、灵气汇聚之处产生的宝物。

    如无此宝,也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将金、银、铜、铁等五金材料进行提纯精炼,制成玄金、玄铁等,然后再加工。

    不过此种方法需要大量原材料,且加工起来十分麻烦,十分耗费神念,制出来的法器也比灵性材料制成的法器威力要低许多,也被称为伪法器。

    这样看来,那小匣之中的怪异金属,其粗细不过手指一般,却重好几斤,很可能就是国师炼制出来的玄材。

    暂时抛开《六识凝神法》,‘万海归墟’的翻译工作也异常顺利。

    归功于数万字的《六识凝神法》国师已译出一半,虽然其用字用词无‘万海归墟’之晦涩,但胜在繁多,一下就将‘万海归墟’后续内容再译出十分之一来,这可是瘸道人十年的工作量。

    虽有个别字词疏漏,但结合其上下文,前五分之一基本全无阅读障碍。

    无量沧海,兆亿无穷,深邃赴下,有大壑焉,水积而成渊者也,实唯无底幽幽之谷。八纮九野之水、天汉之流,莫不注之,尽归万水汇聚之所,亦无增减焉。甘渊有龙,其名为霸。霸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鸣,昆山崩碎而雷霆报,九天幽冥引神魔啸。兴而出世,其背若盈海之洲,上载社稷河山,兆亿生灵......

    金蝌文的美妙、文中深厚的意境,安辰即刻间便深陷于其中,仿佛置身另一片天地,在汪洋大海的怒号之中,直赴下渊。

    幽幽深海之中与上方的惊涛骇浪似乎是两个世界。

    海底有一条难以形容的大沟壑,纵横几万里,仿佛是一条荒古山脉巨脊,莹莹波光从海面映射至此,已无比暗弱幽莹。

    四周皆是死寂,仿佛封禁在厚达万丈的深蓝色水晶之中,彻底凝固。

    万籁俱寂!

    似乎时间都静止了!

    这样的寂灭,没有任何生灵能在这里生存。

    直赴下渊。

    大壑开口仿佛一张吞天巨口,四方海水尽逝于其中,恍若无底。

    八纮九野之水、天汉之流,莫不注之,尽归万水汇聚之所,亦无增减焉。

    归墟深处,幽暗中深蓝色的波光暗流,如虚空般的死寂中却有极为规律的雷鸣,仔细聆听,又如深邃悠远的鲸歌。

    这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激荡在这无底之谷中,激起令人心悸的回声。

    溯其根源,暗蓝的归墟之底,竟趴卧着一只恐怖的身影,身躯上缭绕着浓淡不一的黑雾,看不清它的真身。

    不知何时,这生灵仿佛睡醒,两只幽幽碧眸一睁开,竟有山岳大小,气势惊人。

    怒而起,海中千山万壑皆在颤栗,四海生灵无不惊惶失措,海面上空黑云遍天,风啸雷鸣不止。

    数万里海渊,片刻即至海面。

    顷刻间如同山崩地裂一般,其伟岸身形上浮,排开的海水化为数百米高的海啸,携风雨之势,向四海滚滚奔腾而去。

    “嗷......”

    兴致而起的巨兽仰天长啸,恍若一道神雷自九天之上激射而降,震耳欲聋,气浪翻天。

    一股股腥臭的海风大作,海面掀起滔天巨浪,相互拍撞发出轰隆隆的巨响,一时间天崩地裂,恍若灭世。

    怒而鸣,昆山崩碎雷霆报,九天幽冥神魔啸。

    待风雨消散,方看清那万丈巨兽。

    形似黿鼍,背甲碧绿盈波,竟生有山石草木,内藏无数生灵。

    其头却似驼、角似鹿、眼似兔、耳似牛、爪似鹰、掌似虎,如驮碑神兽。

    巨兽从归墟而起,遍游天下,赴汤蹈火。

    数个时辰之后,安辰从这难得的感悟中幽幽而醒。

    才一醒来,便顿觉不同。

    他的丹田从气海巅峰之后,无论如何修炼,都再也无法增加一丝一毫的真气了。

    但是他现在明显感觉到那个关卡似乎被冲破了,丹田内的真气似乎蠢蠢欲动起来,只略微一催,体内真气便如同旋风一般涌动起来,安辰不由得一惊,连忙沉息吐纳。

    随着安辰极为规律的胸口起伏,房间内中陡然起了一阵旋涡状的微风,十分细微,但却如春风拂面般令人产生愉悦之感,而风眼处正好是安辰所处的地方。

    房间的左右窗户和大门也被这股旋涡气流吹得往复开合,“咵咵”作响,屋内的帘帐和安辰身上的袖袍也在这风中被吹拂得摇曳飞舞不已。

    门户外,刚刚下了片刻的淅沥小雨,屋顶瓦梢不断有水滴汇聚而落。

    此刻空气格外清新,扑到身上,既凉爽又令人心醉。

    安辰恍惚中有一种乘风在高山泽国间徜徉的美妙感觉,心神一时间完全放松,仿佛天地间只剩自己一人遨游,俯视大地沧海桑田,感受天地运转演化的规律。

    疲倦、饥饿,皆抛诸脑后。

    安辰也切身体会到了古人所云,朝闻道,夕可死矣!

    明悉大道的快乐,不可量也!

    似乎突然有感,书案上还放着方才翻译时留下的纸笔,砚台中还有未凝固的墨汁,安辰一时手痒,忍不住动起笔来。

    方才的一丝感悟让他忽然觉得心胸开阔许多,将笔捏在手上的那一刻,笔尖倾诉的欲望简直达到了顶峰。

    横竖之间行云流水,横竖撇捺如风卷残云,安辰恍惚中有泼墨、挥毫般的豪情快感,纸笔之间挥洒自如,笔若惊鸿、字若游龙。

    不消一盏茶的功夫,几句略草的隶书大字一清二楚,跃然纸上。

    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

    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

    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。

    今乎一朝骤得,托畅响于清风。

    最后一句原为“知不可乎骤得,托遗响于悲风”,与安辰此时心境不符,便依照自己此刻的感受小改了一下。

    吹吹未干的墨迹,安辰将其轻轻拿起来抖落两下,眼神逐句扫过,纸上行列之间一气呵成,还不自觉带了一些金蝌文的写法,隐隐有一股“势”潜在其中,有自然演化的规律一般的美感。

    安辰心道这恐怕是自己这辈子写得最好看的字了。